【剧本是一部电影的源头。没有剧本,再庞大再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也会迷失方向。】
【写剧本是件苦活,对任何写作者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耐得住一次只写一个词的枯燥。不能想着一次把剧本写完,一天写个两三页就差不多了,坚持下去,就会有几百页。】
【想要当导演,就得先动笔写一个剧本,了解电影的结构和本质。然后不断的寻求其他人的建议、听从你内心的声音去打磨它。如果连写一个剧本的耐心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可能去做一个导演呢?】
【一部电影可以源自一个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例如对一种颜色的感觉,对一个眼神的回想,对一首终日盘旋在你耳朵里的旋律纠缠不清的眷念。】
【之所以想写《时空恋旅人》这么一个故事,一开始只是源于我和朋友聊天时产生的一个问题:怎样确认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一个人?】
【最后我们做出的假设是:假如我们的人生能够带着记忆重来一次,我们可以规避人生当中的很多陷阱,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走捷径的代价就是会错过那个人,而这时候,我们如果仍然愿意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地点遇见那个人,那么我觉得这就是真心喜欢了。】
【想知道我的选择?去看电影吧,我把我的选择放在了电影里。】
【……】
在第一期《导演手记》系列视频里,韩觉以一个老资历的影视从业者的角度,说着有关电影和剧本的理解。
视频里,韩觉总是在忙着写东西。
飞机上、餐桌旁、书桌前、甚至临上台唱歌了,他突然想到了一段绝妙的台词,他立马拿出纸笔记下来,写完之后看着纸张笑容满意,上台唱歌。下一个镜头,韩觉唱完歌回来了,拿起之前写了台词的那张纸,皱着眉头越看越嫌弃,“什么玩意!”,几下揉成一团,扔掉,抿着嘴开始想新的台词。
手持镜头的小周有时候会在韩觉写作的间隙,问上一些写剧本的过程中,大概率会遇到的难题。剧本写完之后,又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韩觉就简单讲讲他如何如何解决,似乎很有经验。
现如今,人们大多承认了韩觉在音乐方面的才华,脑补了韩觉在沉寂被雪藏的那五年里,是如何痛定思痛、沉下心来刻苦学习音乐制作。但所有人都没想到,韩觉在那五年里,似乎除了学习音乐制作,还学习了写剧本和拍电影。
拍的电影如何暂且不说,但那个架势,倒是有模有样蛮专业的。
这让几个月前嘲讽韩觉拍电影是玩票,是圈钱的人们感觉到了轻微的脸疼。
“太假了太假了!”于是就有人怀疑韩觉,说这个视频是在作秀,视频里的对话也都是背好的,“这是在立人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初韩觉写出音乐佳作的时候,也是这么一波又一波的质疑。
但现在的韩觉也是有粉丝有歌迷的人了,笑嘻嘻地劝那边黑韩觉的人话不要说太满,要知道互联网可是有记忆的。
那边果然犹豫了,现在没有看到最终的电影,一切贬低都是空中阁楼,是立不住的。所以他们决定等首映结束,第一批口碑出炉了再黑也不迟。
两边的人都很有自信。
眼看着七夕就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投入到了【朱门电影节】。
……
……
对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来说,长安景色在历史加成下有其独到之处,但浓厚的华夏氛围就没什么稀奇的了,然而这里的一切对韩觉来说,是真的稀奇。
他们一帮人下了飞机,坐着大巴前往下榻的酒店,韩觉就一路看着窗外的风景,目不暇接。
韩觉是跟夏原裴清宋寅这一批制作人团队一起过来的。明天就是电影的首映,他们中午才在魔都集合。
韩觉在美利坚的唱片录制到了最后阶段,实在走不开。不然韩觉也想跟贾伦斯那一批,早一点抵达长安,然后一天到晚看电影,吃饭,逛古城。
大巴车上没有了外人,大家畅聊着《时空恋旅人》的内容和对的预期,气氛空前热烈。
整个制作人团队里只有夏原、贾伦斯、裴清和韩觉看过最终版的成片,其他人虽也看过剧本,了解个情节大概,但时至今日已忘得差不多,内部试映的时候故意没看,专门留到在【朱门电影节】首映的时候,跟观众一起看。
裴清从前排回过头来问韩觉:“韩觉,情人节怎么办?”
裴清的这句话听起来很有歧义,让边上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韩觉看着窗外头也不回道:“猫放我工作室合伙人那里了。”
裴清笑呵呵地说:“我是问你七夕打算怎么过。”
韩觉翻了个白眼:“我又不算单身少女,我过什么七夕。”
华夏的情人节是上元节,那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上元节。然而社会发展至今,消费主义拥有重新定义所有节日的能力。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消费,让所有的现代节日都服务于购物。
七夕节自古是单身少女们的节日,是正儿八经的“少女节”,但因为它有个牛郎织女的传说,带点浪漫色彩,于是在商家的营销下,七夕节就渐渐向情人节转变了——毕竟情侣之间的消费能力更为强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