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岸边的荆州军已经列好了阵势。
文聘治军有方,郭陆等人的出现虽然极为突兀,引起了他们的一时慌乱,但不久之后便及镇定下来,更是进退有据、有条不紊。
这一支屯驻在洞庭湖西岸的兵马,乃是由汉寿县丞潘濬所带领的,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乃是南阳大儒宋忠的弟子,甚得刘表赏识,故而弱冠不久便被拜以县丞,原本的历史上,他会在数年之后被征辟为江夏从事,因“沙羡案”而声名大噪,其后仕于刘备,协助关羽镇守荆州。
潘濬现如今便在湖西岸的大营之内,正在忙于应付周泰与魏延部的佯攻,而放出在外、此时正负责岸边防御的指挥官则是作唐的县尉,名叫韩封,身高七尺,壮勇魁雄,善用双刃刀。
双刃刀是刀中比较奇怪的一种,虽名之为刀,实际上外形更像带长柄的剑,为增大劈杀能力,刀刃部分做的较长,前端呈三叉状,所以又有“三尖两刃刀”之称,因为对使用者的要求颇多,既要求身材高壮,肩宽臂长,更要求力大雄沉,所以双刃刀难以普及,不曾列入正统的十八般武器之一,而是属于奇门兵刃。
韩封却是因其家族世代为将,有家传的技艺流传,故此选择了使用双刃刀,大凡将门子弟,多数都有祖传的战场杀人术,和平时代继承祖荫,入军便是中层将官,遇到天下大乱,因有武艺在身,又知道如何治军,也往往较之寻常百姓更能扬名立万,此辈便被称为“将种”。
这韩封就是将种的典型,武陵军中个绰号送给他,称其为“双刀将”,因他除了双刃刀外,还总会佩戴一柄环刀,每次出战迎敌,远击则用双刃刀,近战则用环刀。长短相配,所向披靡。
既然准备渡湖,这些情报郭陆自然早就获悉,还未上岸,便见不远处一将执刀布阵,猜到此人定是韩封,眼见对方岳峙渊渟,气度不凡,心知此人必是劲敌,一凛之后,却是立时涌起无可匹敌的斗志。
两人同是年轻武将,皆是使刀好手,这番相遇,眼见便有一场血战!
......
荆州军放置在岸边的军队其实并不太多,弓箭手、长枪手、刀斧手等等加在一起,也不过八九人,刚好是半个营的规模(东汉一营编制为两千人)。
而徐州军这次前来有五百余人,兵力对比不过是一比二,说起来这个实力差距并不悬殊,毕竟系统兵的战力远较寻常士卒出色,但是挡不住荆州军占有地利,临湖射箭、放弩,黄忠部还没等上岸,就已经伤亡数十人了。
因为抢滩和攻城有些类似,都属于攻坚战的一种,攻城方一般在与守方近身交战之前,便先要付出接近四成的伤亡,而抢滩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一到两成也是正常的,这还是在不一定碰见对方精锐的形势下。
这也是黄忠这般郑重其事的原因,也由此可见,郭陆肩上的压力有多大,要不然他也不会让渔船在送了他们近岸后便就转还,除了不想让这些人受到荆州军的迁怒,其实也有破釜沉舟,以此坚定军队死战的信念!
这会功夫,最先下水的黄忠部已然提前上岸,杨慎左执盾,右挟枪,挡住如雨的箭矢,就像是一头逆水而上的蛟龙,更是头一个冲出了水面,登至岸上。
早就等待多时的荆州军长枪手从弓箭手后边转出,列队迎上。在他们的后边是蓄势待发的刀斧手。弓箭手、调整位置,退至刀斧手之后。
韩封遇战有个特点,那就是每战必为队首,他远远看见了杨慎,大呼小叫,提起长刀,飞奔前去,想要与之厮杀。但这个时候,黄忠部已经有不少相继从湖中冲上岸来,挡在了他的前路之上。
双刃刀用法,首重“劈、砍”。要的就是那一种一无无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悍烈气势。韩封将双刃刀高高举起,脚不停步,蓦然暴喝一声,便是手起刀落。
这一刀瞬间便劈中那个士卒,直从左肩砍入,又从右边腰间砍出,把对方整个人连盔带甲,剖成了两半。内脏散乱一地,鲜血喷出,溅了韩封满头一脸。
韩封任面上血水流下,擦也不擦一下,又是大叫一声,长刀横卷,又将第二个扑上来的徐州士卒再次砍翻,接连两个刀箭手竟都非他一合之敌,端是骁悍过人!
不过徐州军毕竟非寻常士卒可比,尽管敌将表现神勇,但后继者仍然拼死奋身,前仆后继,毫无畏惧之心,于是短短片刻功夫,又有五六个刀箭手饮恨韩封的双刃刀下。
韩封“一步一杀”,浑身上下都被血水浸透,勇气弥厉,杀得性起,索性反手拽掉了兜鍪,散开头发,狞笑不已。月光下,湖水边,两军乱战,他横冲直撞其间,手下无一人之将,简直恍如从地狱中出来的恶鬼。
战至此时,徐州士卒多数都已上岸。郭陆、杨慎二人也先后登陆,他们注意到了韩封的勇锐,虽然已有先期登岸的两个小队把他围住了,但丈余长的双刃刀挥开,根本没人能近其身前,眼看就快要支撑不住。
郭陆当即神情一肃,他跟随黄忠日久,自然清楚一个勇将在战场上的最大作用,有时候并非看直接杀伤了多少,而是若让对方在自家阵中纵横披靡,十荡十决,不仅会彻底扰乱阵型,更会严重打击三军的士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