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一点,李燕绥忍不住看向了站在下首一脸老实的李佑。
看到了李燕绥的目光,所有的将领自然顺着李燕绥的目光看去,同样看到了一脸老实的李佑。
李佑发现了这一点,嘿嘿一笑,一脸单纯,全无在面对鲜卑时的杀伐果断。
李燕绥看着李佑的表现,无奈的摇头。
他能理解鲜卑的行为。
这家伙硬是修建了十几个堡垒,这种行为让鲜卑军队也很无奈。
你要是抢掠吧,百姓能通过狼烟来快速躲避进堡垒里面,要是攻城吧,他们骑兵却又缺少攻城的手段。
曾经倒是有过一支千人的鲜卑骑兵妄图攻克堡垒,结果近半人直接死在了汉军箭阵之下。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哪支鲜卑部队脑子抽抽去做出攻城的蠢事。
抢又抢不着,打又打不赢,鲜卑自然十分恼火,毕竟此时在檀石槐的发展下,鲜卑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光靠放牧已经养不活这么多的人了。
再加上此时处于小冰河时期,气候寒冷,如果劫掠不成鲜卑将会死去大批的牛羊和人口。这对于鲜卑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鲜卑为了自己的生存,自然也要卷起来。
雁门郡的富庶早就已经流传到了关外,这次的劫掠,就是数个部落联合起来,想要狠狠地劫掠富庶的雁门郡地区。
为了成功,部落不仅咬牙拼凑了将近一万兵马,甚至还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突袭,意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面对一万骑兵的庞大兵力,李燕绥也必须得谨慎,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指挥大规模部队和敌人交战。
他也没有想到,这次敌人能够派出近一万骑兵来交战。
目前来讲,他的手底下一共就只有五千骑兵。
三千来自边军,两千来自郡兵,剩下的就是民兵中偶尔的骑兵队伍,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鲜卑族不同,恶劣的环境,淬炼出了游牧民族强大的战斗体魄和天生的战斗意识,更何况,这些年伴随着檀石槐征战四方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经验并不少,这次更是有近一万人马。
然而,游牧骑兵有游牧骑兵的优势,汉军自然有汉军办法。
首先是装备,尤其是李燕绥的雁门军,装备格外优良,铁甲的配备率已经达到了六成,其余的也全都身着皮甲,这看起来是个很少的数字,但细究起来令人恐怖。
在历史上,百战百胜的大唐府兵的着甲率,才是六成。
三年以来李燕绥一心钻研民生的行动,终于换来了面对外敌时的多一分从容。
李燕绥目前来讲拥有着一支极其可怕的队伍,他手底下算上民兵队伍有2万人,但是全员着甲,其中他的五千骑兵更是全员身穿铁甲的怪物,他们的腰间全部佩戴横刀,背挂长弓。
不但如此,李燕绥还有一支两千人的神射营,分为两个大队,一队全员佩戴三发弩,另一队,则佩戴着后世赫赫有名的——诸葛连弩。
不过诸葛连弩现在有一个新的名字,叫做秦弩——因为他是一名姓秦的工匠发明出来的。
其实就连当初李燕绥拿到了这把弩之后,也全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因为他当时也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一下诸葛连弩的效果,甚至连图纸也没有。
但就是这样,工匠们硬生生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把在战场上有着赫赫威名的武器给搞了出来。
李燕绥也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拥有着这样勤劳且聪慧的人民,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才是咄咄怪事。
除了手弩,长弓也是李燕绥准备给鲜卑的大杀器。
长弓是李燕绥借鉴了英格兰长弓进行改造的,改造后的抛射的射程普遍能达到300步(150米)以上,比鲜卑粗制滥造的短弓不知道强了多少。
然后就是马上的装备,每名骑兵不但装备了成熟的高马鞍,还装备了马蹄铁和马镫等物品。
虽然马镫是鲜卑族发明的,但也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更何况汉军骑兵所装备的,是原始马镫的改进版,更加的便捷。而马蹄铁则让马匹拥有了长途奔袭的能力,大大减少了马匹的损耗。
除此之外,汉军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制度上的先进。
汉军每天的操练演习当中都有根据阵旗令行退止的要求,而且汉军对于军令的执行也更加贯彻,各个战场的协同也要远比鲜卑强的多。
鲜卑骑兵全都来自各自的部落,平日里也大都各自生活,并没有过统一的训练,行军打仗全都非常松散,如果不是天生的凶悍气质和有战马在身的速度,游牧民族根本就不是中原王朝的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秦还是西汉两朝,都能够成功击破匈奴的原因,那就是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结合能力,以及相对先进的制度所拥有的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每一个学习中原王朝知识的游牧民族,都能爆发出恐怖的战斗力。
最明显的,就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国,这个长鞭挥遍中亚和欧洲,让各国无论强大与否都无法逃脱灭国惨运的国家。
毕竟是从东亚大区这种地狱难度的怪物房卷出来的王者,自然不是中亚和欧洲的所谓强国能够理解的。
而李燕绥也打算通过汉军制度上的优势,打一场反击战,从鲜卑这匹贪狼身上撕下来一块肉,让他们明白贪心的代价。
喜欢大汉太守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大汉太守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