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的梳理完思路之后,李燕绥起身上车去了农院。
农院是阴馆书院的两大初始的院校之一,也是最特殊的院校。
特殊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组成农院的人们是最特殊的。
不同于其他书院都是由各地适龄的读书人选到书院,农院的学生和导师,都是农民。
李燕绥命人在雁门郡治下的十五个县和阴馆里面各自找了五个最有口碑的、种植粮食最在行的农民,以十六人为一组,分成五组。
两组用来培育水田和旱地种植水稻,一组研究肥料的创新,一组用来研究育秧和间作套种技术。
最后一组也是最优秀的一组,则研究农业的各种规律,包括种植上的耕种规律,面对不同情况下的土地种植的方式等等。
在去农院的路上,李燕绥看着街道旁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有一种自豪的感觉。
有什么事情是比一件事情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之后,亲眼看到收获满满更令人自豪的吗?
马车之上,李燕绥嘴角轻轻翘起。
不知不觉间,车已经行至农院门口。
跳下马车,李燕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轻轻推开大门。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水田,在水田旁边的田埂上,几个老农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土地,不时拨拉着眼前的水稻,观察水稻发育和成长的情况,偶尔还会转过头讨论几句。
这些农民们黑黑瘦瘦的,眼里却包含着深沉的感情,这是对眼前土地上农作物的热爱和眷恋。
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水稻能够培育成功,那么同样的田亩中水稻可以比粟米至少要高三成,而且水稻还可以在旱地中种植。
这是什么概念?假设一个农民的地只有一半可以种水稻,但是同样的劳动,一年下来他的收获可以比原来多一成五。
粮食在古代的任何时期,都是硬通货,相当于现在的黄金。
对于李燕绥来说,多的一成五,如果经过合适的引导,让百姓养一些动物,或者出去做些小本生意,都可以带来新的收益。
哪怕是留在家里,在应对荒年的时候,农民手里有了更多的粮食,也就能让官府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李燕绥要想方设法的让人民们富起来。
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够在豪强地主不愿意放手的情况下,还能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做两手准备。
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打!
经济和控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李燕绥静静地走到老农们身后,默默地看着他们在那里交流。
直到老农们交流了个差不多,李燕绥才出生询问:“各位先生,如何了?”
老农们猛然回身,看到了站在后面面露微笑的李燕绥,连忙跪拜:“太守大人真是折煞老朽等人了,我们不过是一介农民,哪里当得起先生的称谓呢?”
李燕绥却是毫不在意:“诸位先生莫要谦虚了,你们目前来做的事情,功德无量,绝对值得称得上是先生的称谓。”
而说到结果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农兴奋的回答到:“太守,真的成功了!我们这个组关于在水里面种植水稻的方式已经基本探索完毕,经过测试,粮食产量大概可以增长三成左右。”
李燕绥点点头,又到了另一组那边,这一组是负责在旱地里面种植水稻的小组。
小组同样传来了喜讯,培育成功。
除了最后一组因为时间的限制和本身项目的特殊性,所以还暂时没有了成果以外,其余小组的培训都已经成功。
除了水稻,收获最大的就是化肥的培育,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型化肥的使用可以让百姓的田地增长一成多。
经过推算,如果一亩地种植水稻并且使用新型肥料培育的话,大概可以增产四成。
这个数字,堪称恐怖。
更重要的是,雁门郡所在的土地大部分地区并不是简单的一年一熟,而是两年三熟。
两年三熟简单来说就是第一年的冬季种植冬小麦,来年开春成熟之后再次种植粮食作物,到秋季成熟。再到第三年春季的时候播种并且收获。以上过程为一个循环,不断往复。
现在的人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推广,而李燕绥决定就要推广这种理念。
至于农民们的接受程度?
这根本就不用担心。自从李燕绥上任以来,一系列的利民措施,外加屡次击败鲜卑侵袭,发明曲辕犁和筒车造福百姓,组织百姓们耕种田地,这些都奠定了李燕绥在民间极高的威望。
振臂一呼,响应云集。
而这,就是李燕绥如今的号召力。
农业改革的研究已经突破,改革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经过讨论,李燕绥决定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
第一:关于普及曲辕犁和筒车事宜,如果有提前配备曲辕犁和筒车的私田,减免当年田赋,没有配备的私田,由当地党长统计好了之后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对原来的步犁则采用1换1的方式来更换。就是原来的牛犁,每一个给更换一个曲辕犁。至于公田,则由国家统一配给,但不是免费,而是收取一成利息。
第二:关于水稻的种植,李燕绥计划让雁门郡当年有4万亩地来种植水稻,他将会根据土地情况分配给各县明确的任务和底线标准,以及规定的时间。并且雁门郡通过驿站派出专门的人员到各地去宣传水稻种植的政策,然后让农院的人跟随到各个村庄进行担保,来争取民众的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