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思来想去,却并没有立刻率领主力部队从河内郡撤军回援,相反,他反其道而行之,兵锋反而直指洛阳。
郭太不是个蠢货,他不但自己发展十多万军队,还联合了内迁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於夫罗,最终全军将近20万人,声势浩大,联军浩浩荡荡,兵锋直指洛阳。
郭太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洛阳是汉王朝的中枢,如果能够拿下,那么一切问题自然土崩瓦解。
黄巾军原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根据地,一直都是依靠劫掠为生,所以李燕绥收复的失地对于郭太来说基本没用。
但是这种短视的行为,注定了郭太的悲惨命运。
因为此时的雁门军,早已经攻克了孟县,顺路南下,而南下的方向,正是驻扎在晋阳的郭太。
针尖对麦芒,两方大战一触即发。
很快,一路南下的赵贺就遇到了自出军以来最强大的敌人。
就在赵贺一路扫荡的时候,突然间就想起了少数民族所特有的牛角吹响的沉闷厚重的呜呜声。然后在地平线处出现了一条黑线,黑线逐渐向外蔓延,无边无际。
这正是当时内迁到汾河流域的南匈奴部落,由于南匈奴很重视这次和黄巾军的合作,所以派出的人数也并不少,足足有五千骑兵。
南匈奴知道了雁门军南下这件事请之后,索性出兵,打算给雁门军来了当头一棒,让雁门军知道厉害。
于是就有了赵贺的遭遇。
匈奴骑兵呼啸着奔驰向赵贺的骑兵队伍,发出嗷嗷的怪叫声,眼里面流露出凶狠的光芒,充斥着草原的野性气息。
赵贺看着眼前的草原骑兵,目光冰冷。
他很熟悉这群草原骑兵的战法,也正是因为熟悉,所以他一直对草原骑兵的战法深感不屑。
他从小就从祖上遗留下来的典籍中了解到当时游牧民族的各种情况,对于他们就有着常人无法匹敌的基础。
因为他的身上,有一个秘密,他是名将公孙贺的后代。
那个作战屡立战功的大将,因为卷入了党争之中,导致落了个狱中惨死的下场。
从那件事情发生了之后,为了避怨,他的家族改姓为赵,迁回到了祖上出山的太原,伴随着时光长河的流逝而没落。
到了他这一代,他决心重新铸就祖上的辉煌,为此他改名成赵贺,并且主动参军。
由于自己的智谋和骁勇作战,他在边军当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出生在了阶级近乎固化的东汉。
所以哪怕他再骁勇,再智慧,没有地方豪强的举荐,没有中央大员的推荐,他依然只能在边军担任一个无足轻重的将领。
直到他遇到了李燕绥,那个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人物。
赵贺很清楚李燕绥所做的一切,虽然他不擅长政治,但他也能隐隐察觉李燕绥的目的。
但是那又如何?
当年他的祖上公孙贺对西汉王朝尽心尽力,对外替西汉王朝击破外敌,为臣谨慎小心,忠心耿耿。但不还是仅仅因为一个罪犯上书诬告就冤死狱中吗?
这样家族的后代,对于如今刘家王朝又能有几分忠心?
那么他为什么不能替李燕绥卖命?
赵贺沉思的过程中,南匈奴已经进入到了雁门军的射程范围内。
但是赵贺却压住了跃跃欲试的弓箭手,他知道,还要放一放,才能给匈奴造成最大杀伤。
就像解放战争的时候一名名将所说的:“黄豆要放一放,炒的久一点才好吃。”
赵贺手一挥,雁门军的骑兵也跟着奔跑起来,不过不一样的是,雁门军骑兵却都是以五个人为一组的,并且,士兵和士兵,以及组与组之间,隐隐约约都形成了一个个三角阵。
这种阵法,据说是当时秦军名将白起创立的三角阵,以五个人为一组,结合起来,就像一柄柄锋利的锥子,刺入敌人的胸膛。
但是这种阵法对于军队的要求极高,所以在秦朝灭亡,秦军也逐渐凋零之后,这种阵法基本上就失传了。
但是不好意思,李燕绥是穿越者,他自然能够从后世出土的资料里面了解到这种阵法。
两边的骑兵距离越来越近,眨眼间两军距离已经接近八十步了,赵贺打手一挥,命令道:“射!”
刹那间,雁门军阵营中两千骑兵瞬间齐射出去,一支支长箭宛如流星一般被抛射到南匈奴阵营当中
转瞬之间,南匈奴的军队当中就出现了一片空白。
南匈奴的军队有些慌乱了,有的人连忙搭弦放箭,但是他们这种自制的劣质木弓又怎么能有很远的射程呢?大部分的弓箭基本上在半路上就无力地落下。
而雁门军的长弓每一次拉弦,很快就会伴随着一声惨叫。
无数的南匈奴骑兵被射杀,即便是有一些幸运儿或者没有被射到要害部位而跌落马下,或者射中了战马,因为马儿吃痛而被掀翻下马。但是骑兵冲锋,这些人很快就被后续的骑兵碾压上来,被踩成肉泥。有的匈奴骑兵想要勒马越过这些士兵,但是后方的骑兵奔势不停,又造成了匈奴骑兵的混乱。
雁门军目光冰冷,手底下毫不犹豫地进行着齐射。
数轮齐射不仅杀死了无数匈奴骑兵,也同样彻底地打乱了匈奴骑兵的阵型。
很快,两军交锋。
当两军接触之后,南匈奴发现,刚刚的噩梦只是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