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系列的扩军、重建的工作,并州内政修明,民风淳朴,军队悍勇,上下齐心,与并州境外烽火连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隐隐约约,并州这个边境战争之地,四方蛮荒之处,竟然逐渐焕发生机,巨大的潜力日渐得到爆发,甚至颇有种世外桃源之感。
这些和李燕绥不断改革,发展生产,精简财政离不开关系。
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李燕绥根据后世,也慢慢摸索着一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分军权、掌财权、握人事。
分军权,顾明思议,就是将负责对外野战的军队和内部负责管理各个地区的军队给分离开来,各司其职,但是全都归属于自身管理。类似于后世的国防军和警察的区别。
而对于李燕绥来说,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自己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稳定住自己的后方,得以保障后勤,保证自己的后院不会起火。
然后就是掌财权,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钱财的辅助,所以李燕绥必须要将重要的经济命脉掌握在手里。
在过去的实践中,官府经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用官吏来管理经营,会导致机构臃肿,商品收益差,但单纯用商人经营,商人逐利,社会责任感不强,不愿意花费自己的钱财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怎么办呢?
官商分利不就是个好办法嘛。
既能保持商业活动的活力,还能保证政府对经济命脉的掌握。
然后就是税制改革,历史上两税法推出以后,政府才真正意义上算清楚了地方的税收数额,因为税务制度很清晰了,只有田税和人头税,不会再有其他税务了,所以计算就很清晰。
李燕绥在雁门郡也是这么办的,而且清算贪官污吏的时候也缴获了上千万的钱财,所以李燕绥有底气对各个县城的税务进行了清算,结合考成法一起,正式控制了官场。
于是李燕绥在雁门郡推行改革,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后就有了第二次改革。
但这些改革背后都需要花费巨额的钱财。
就比如第一次改革,李燕绥不禁花光了当时抄家得来的钱财,还又实行了盐钞制度和以工代赈,再加上兴郡工场和大同铁厂的钱才换来了第一次改革的成功。
前后花费数千万钱,全部投入到各个地方上去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革,李燕绥才能够这么快的推行第二次改革,并且让雁门郡的制度辐射影响到各个郡城,而所有人都不敢说闲话。
因为人家雁门郡都能成功,你又有什么理由来拒绝改革?
这一个标杆,就等于封住了所有被世家掌控而一副忧国忧民嘴脸的儒生的嘴。
所以,钱财这个东西,李燕绥是不会放弃掌握的,他决定采用的是唐朝的分成方式,中央和地方各占一半,五五分成。
这样地方也有足够的钱财去建设城市,中央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既不能像汉朝和唐朝一样对地方两眼一抹黑,也不能像宋朝一样中央过度集权,过犹不及,这都是老祖宗用血淋淋的教训总结出来的。
至于握人事,说白了就是让自己人上台,打压门阀势力对各地区政治的干涉,当然这个东西目前来说不怎么现实,因为门阀的势力已经逐渐呈现出了崛起之势。
但是李燕绥还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交出政权,阴馆书院就是他的对抗之策。
至于日后,李燕绥肯定还会实行科举制,当然实行科举制不代表着就万事大吉,事实上,直到唐玄宗时期,募兵制正式建立之后,士族门阀才无可奈何的走向衰落,庶族地主才真正兴起。
但是又伴随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文武之争。
不过已经是后话了,这些东西现在李燕绥还不需要去考虑。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里面,李燕绥不断探索政治的改革,积累经验,而全国范围内,黄巾起义已经被基本平定,可是,因为李燕绥的存在,并州无形中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并州前后已经收纳了将近两百万百姓,再加上司马直的清算,整个并州的百姓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三百万人。
这意味着并州的实力已经超越了北方多个大州,基本上成为了北方最大的大州,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战争中,并州将有更加雄厚的战争底蕴。
而并州内部,也是喜讯不断。
雁门郡已经开始全面进行两年三种的政策了,且这个趋势已经开始向太原和上党郡扩张,三年之后已经有一半的土地实行这种政策,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两石,赶上了明朝时期土地的产粮数量,雁门郡甚至已经学会了休耕和种豆养地两种直到养地措施。
至于手工业,也已经得到了大大发展,雁门郡的大同铁厂已经有10个,每个的产铁量都已经达到了200多万斤,80%上缴国库,也就是说并州光大同能上缴的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600万斤,一名并州军士兵的铠甲重35斤,横刀重15斤,并州军团现在有6万人。
也就是说,光大同的铁产量就足以武装三个并州军团!即便是修建各种大型器械需要铁的辅助,也基本上不用担心铁产量问题,李燕绥甚至打算要不要将钢铁销售到冀州和凉州等地区,那个地方的战事正在如火如荼,钢铁这种物品,李燕绥可以趁机太高物价,狠赚一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