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见小衙内如此懂事,便一巴掌将其拍晕。
他这一巴掌可不轻,小衙内估计得睡上大半天才能醒来。
接着他便将小衙内背起,投向沧州城中。
进了沧州城,王英寻了一间客栈投宿,将小衙内安置在客栈内。
然后他又在小衙内身上留下一个印记,便和扈三娘回了柴大官人的庄子。
二人翻墙而入,回到了房间。
房间之内,扈三娘坐在床上,静待王英说话。
王英端起茶壶,倒了两杯清茶,递给了三娘一杯,然后笑道:
“走了一晚的路,怕是口干舌燥,三娘,喝杯水润润嗓子。”
扈三娘点点头,抿了一口茶,便捧着杯子,眼神里带着好奇之色,盯着王英。
对于小衙内的事,扈三娘表示很好奇。
王英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才道:
“三娘是想问我如何安排那小衙内吧。”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找一户人家收养他便是。”
“只不过我们不能走远,所以我明日打算带着小衙内去沧州边上找找。”
扈三娘闻言,顿时失了兴趣。
不过仔细想想,王英这法子却是最好。
次日一早,王英和扈三娘吃了早饭,便见到柴大官人拉着一匹高头大马出来。
柴进冲着李逵、王英、扈三娘笑道:
“几位在庄中多日,天天闷着可不好。”
“恰好,我正欲出去狩猎一番,几位便一起同行吧。”
听到柴进要出去打猎,王英推辞道:
“柴大官人的好意,王英心领了。”
“只是我与三娘难得来沧州,所以准备今日去逛一逛。”
而李逵吹起胡子叫道:
“好啊,你们去玩,却不叫上俺,忒不够义气。”
柴进笑着拉住李逵,低声劝解道:
“李大哥,你还看不出来嘛,王英兄弟是想与一丈青独处啊。”
“你若跟了过去,不是打扰到他俩了嘛。”
经柴进这么一解释,李逵发反应过来,于是笑道:
“柴大官人说得在理,既如此,俺便和大官人一起去耍吧。”
因此,四人协商好之后,便分成两路。
王英和三娘前往城中游玩,而柴进和李逵则去城外打猎。
不过在此之前,柴进特意送了两匹马给他们,让他们玩得开心。
王英和扈三娘骑着马,一路赶到城中,便在客栈下马。
将马交给店小二后,两人进了屋子,果然发现小衙内还没醒。
而且整个人还趴在床上,睡得很安逸。
于是王英拍了拍他的屁股,“啪啪”两声,将他叫醒。
“已经快到未时,还不醒来?”
小衙内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却没有睁开,而且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两天来,这小衙内第一次睡在床上,自然有些懒惰。
“啪啪!”
又是两声拍打,小衙内还是没起身。
于是王英便将在前厅处要来的包子,放在小衙内的鼻尖。
嗅嗅。
小衙内闻到了包子香味,不禁睁开双眼。
不醒不行了,实在太饿了。
要知道前天晚上在那坑里,王英留给小衙内的也就是一些清水和包子。
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山珍海味。
小衙内吃完后,只能勉强活着,但饿急了,也吃得香甜。
但问题是不够吃啊,再加上昨晚小衙内饿了一晚上肚子。
所以此时小衙内忙不迭地接过包子,便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王英见状,又拿了一个包子,递给小衙内。
小衙内连忙接住,生怕掉到地上。
等吃完了,王英便带着小衙内骑上了马,扈三娘则骑在另一匹马上,两匹马一同向城外哒哒而去。
出了城,王英来到一处村庄前,看到一个打铁的汉子,赤着身,在木屋下哐哐哐砸烧红的烙铁。
这家王英之前踩过点,其实就是跟村里人打听了一番。
这铁匠人还算忠厚,可以将小衙内托付给他照顾。
“这家怎么样?顺眼的话,你以后便跟着他生活。”王英问道。
然而小衙内头摇得拨浪鼓似的,打死也不干。
王英叹了一口气,便调转马头,带着小衙内去下一个村庄。
这户人家是杀猪的,别看那杀猪匠满脸横肉,却也是个厚道之人。
每次卖猪肉,从不短斤少两,在十里八乡有口皆碑。
只是因为生的丑陋,一直娶不到媳妇。
“这家怎么样?顺眼的话,你以后便跟着他生活。”王英问道。
然而小衙内看了一眼杀猪匠,便挡起双眼,看来门口的几个猪头吓着他了。
罢了,继续找吧。
于是再换村庄,来到了一处草屋前。
草屋前坐着一个中年人,儒雅非常,正在屋里看书。
这人是附近有名的教书先生,秀才出身,虽屡试不第,但学问做得很好,颇受乡民们夸赞。
这教书先生倒是娶过老婆,但前几年病逝,却未留下一儿半女。
若是小衙内跟着这教书先生,想必教书先生会很高兴。
而且这教书先生的工作便是育人,这样小衙内以后也不至于长歪。
“这家怎么样?顺眼的话,你以后便跟着这位先生生活。”王英问道。
然而小衙内迟疑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不愿?
王英有些烦恼,看向一旁的扈三娘。
扈三娘耸了耸肩,意思是让王英自己看着办。
得咧,继续找吧。
于是后面又跑了七个村庄,但小衙内无一满意。
王英心中不喜,觉得这小衙内也太难伺候了。
难不成这小衙内,还想回到杜知府身边去?
所以始终摇头,拒绝王英对他的安排?
很有可能。
只是王英不会让小衙内如愿的。
不然就是在拿自己的小命在开玩笑。
两匹马儿走过一条田间小路,前方隐隐约约又出现了一个村庄。
这是最后一个村庄了。
此村庄探完,王英和扈三娘便相当于将整个沧州城外的村庄都逛了一圈。
王英下定决心,若是这个村庄里的汉子,小衙内还不认同,那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吧。
王英觉得之前第三个村庄,那个教书先生就挺不错的。
到时候,就把小衙内托付给那个教书先生抚养。
王英心里想着,便听到一处屋子外面传来呼喝声。
却是一个精壮汉子,正拿着一把雁翎刀在练。
这人留着四寸长的胡子,刀法灵活多变,很是不错。
王英记得没错的话,这人叫做王贵,和自己同姓,和旱地忽律朱贵同名。
从村里人口中得知,这汉子不是本地人,是从难边的相州逃难过来的。
不过看他的屋子,却挺穷的。
估计小衙内不会喜欢。
但王英刚要走,骑在马前的小衙内便拍着手,想要下马。
王英一愣,觉得有荒谬。
在王英心里,这个正在练刀的汉子,比之前那个教书先生差远了。
王英想不通,为何小衙内偏偏对他起了反应。
喜欢水浒请回答:我真不想当矮脚虎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水浒请回答:我真不想当矮脚虎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