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三十四节东临碣石
第二天,我们一路急行至乐陵,乐陵城守见到我们的军旗,慌忙开城迎接,几乎带着哭腔向我们解说,三日前乐陵东方忽然来了一支军队,在碣石驻扎,战船蔽日,乐陵大恐,为此已闭城三日。随后,他再三哀求我们,先去探明这支军队是何方神圣。
哦,我们的援军已到了,我轻松愉快的向他解说,这是辽西公孙瓒应我之请,派来赴援的军队。城守仍是不信,我随即郑重的向他保证,派邹靖所部与袁谭的家丁进驻乐陵。等到我从乐陵传信来后,再让邹靖来碣石渡河,城守这才罢休。
与袁谭依依分手,我沉吟一会,费尽心机的的提醒袁谭说:“袁公子,你此战成名,朝廷必有封赏,不知天下诸郡,你属意何方,望你早作打算。”
袁谭立马心领神会,天真烂漫的反问道:“刘大人高瞻远瞩,不知对我有何教诲?”
我扬鞭一指周围,语气坚定的答道:“渤海。此地是袁公子成名之地,如今我们荡平匪患,天下诸郡不安,唯渤海得以安定。袁公子来时,向你父亲多要几个良将能臣,治渤海如烹小鲜。到时,袁公子必以文治武功,登上凌烟阁。”
袁谭犹豫半晌,心悦诚服的看着我,但没有答话。
我知道他在顾虑什么,再次诚心实意的向他建议说:“我们冀洲之战,俘获黄巾甚多,这些人杀之不忍,弃之可惜。乐陵东部小城碣石,荒凉无人,昔日秦始皇东临此地,谓之为地之尽,海之始,(黄)河之尾。你我分别在即,我愿再帮袁公子一把,在碣石立一小城,安置俘获黄巾,我派手下陈群为县令,尉官一名为城守。袁公子但有俘获,可尽发配碣石为民。如此一来,治内当可无匪之患。若有军情,我也可从碣石发兵救援,若事不可为袁公子可从碣石登船而去,如何?”
袁谭考虑了一下,仍心有余悸的答复说:“碣石小地荒凉,确实不是刘大人所能屈就的。刘大人派手下帮我,我感激不尽。但碣石小军,若有事,自保尚且不足,如何能援我?刘大人手下之勇,如何能与大人相比?一旦有事,刘大人远在冀州,恐怕赴援不及。”
看了一眼高干,袁谭自作聪明的续道:“我听说刘大人辞去幽州官职,不愿在幽州为官,此次若不是黄巾袭扰刘大人家乡,想必刘大人尚在悠游林下。我看,不如这样,我父与青州刺史龚靖有旧,我修书一封,派三两家丁随侍在大人身侧,待大人救下青州后,递上我的书信,求在青州为官。这样你我唇齿相依,相互守望,大人之意如何?”
哼,这个袁谭,虽然摆出一服关心的样子,但却隐隐露出招揽之意。龚靖出自袁氏门下,在他门下认做官,岂不要听他这小主人的意思。不过,有他这封信作敲门砖,龚靖岂不努力成事。
我故作沉吟,然后摆出一幅不忍拒绝的样子,进而旁敲侧击的对他说:“袁公子此议甚好,我会加以考虑。然,青州救援之后,我欲前往师长卢植门下听命。家师卢植已被朝廷任命为北中郎将,将来冀州剿贼,我想前往助家师一臂,如家师许可,我再来青州听命。”
卢植大名远超袁谭老父,听到我提起卢植,众人肃然起敬。袁谭更是一副锦上添花的表情,极力表态说:“既如此,我这就给父亲与龚靖写信,让他们极力促成此事。”
我假意勉为其难的答应,心中却乐开了花。赚了赚了,出云城与青州龙口港之间,正缺一个补给点,而位于黄河口的碣石地理位置最理想。现在袁谭答应由我的人来治理,如此一来,我不仅连接了出云与青州,而且把一只脚踏入了冀州。依袁谭的脾气,他必然把渤海所有捣乱分子发配碣石。嘿嘿,天下万物,以民为本。没有了百姓,我看他怎么治理渤海。
拿上袁谭的介绍信,带着他派来的100家丁,我迅速赶赴碣石。太史慈一马当先的领着狼骑先行,以便通知对方迎接。
碣石,巍峨挺拔、山形奇特,特出于渤海北岸,连接太行、恒山等大山,其主峰顶尖呈椭圆形,突起于如屏似障的群峰正中,遥望似天桥柱石,始见于《尚书·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传说是大禹疏通九河的入海处。如今禹迹已湮,碣石犹在。
而碣石山是鲁北平原上惟一的一座山峰,北接燕山高峰大岭,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这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的一句诗。
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
历史上,曹操率军北伐乌桓贵族,彻底消灭袁氏势力后,登临碣石,写下著名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