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三节家底
广饶城中,青州别驾官署,徐庶与刘备围着一张小方桌,面对面而坐。刘宙插手侍立在徐庶身后,跟刘备身后侍立的刘浑挤眉弄眼。右军师沮授、青州军务都督田畴、别驾署主薄简雍陪坐在刘备两侧。
刘备抬眼,上下仔细的打量着徐庶,而徐庶毫不回避的迎着刘备的目光,身体挺的笔直。良久,刘备方才满意的点点头,收回了目光。
“元直能来我处,我心甚慰。”刘备端起了热茶,举手示意徐庶同饮:“自子泰(田畴)分管青州军务以后,我常感身边缺一名参赞,元直来得正好,可愿屈就参军一职,帮我参赞军务?”
一路行来,徐庶早有计较,刘备话音刚落,马上接口说:“明公所命,庶敢不尊奉!”
刘备大喜,跳了起来,拉住徐庶之手,连连摇晃:“元直既愿意归我,备甚为欣喜,宪和(简雍),马上书写命令,发布全州。”
感染了刘备的喜悦心情,沮授、田畴、简雍纷纷上前,欢迎徐庶的加入。
三国时代,若是排出前十名的军师,徐庶绝对算一个。沮授年纪渐大,有这样一个新锐加入,正好接上了人才的断档,众人如何不喜?
等喧嚣平静,徐庶略一拱手,改了称呼,说:“主公,庶有三事不明,还望主公解惑。庶出身寒门,名声不彰,主公何以肯出手解救在下,还要将重任交托于我。此其一也。”
刘备淡淡一笑,答:“元直聪慧之名,备早听长文(陈群)、荀彧说过。自我治理青州以来,常恨人才缺乏。若干腐儒,吟得几首诗,做的几篇好文章,便自以为天下大才。不通数理,不通财政,便要想治理天下,我却看不起他们。我手下,都是干实事的人,这些人,才是天下大才。”
掰着手指,刘备细数手下的人才:“子正(沮授),符皓(田丰)擅长筹划,我委之以军师之职;长文(陈群)、子尼(国渊)擅长内政,我委之以郡县之治;子正做事精细,编练军队、后勤补给,可尽交他手。至于统军作战,大将之才,我手下胜任者无数。元直聪慧却又不迂腐,正是我喜欢的人才,若肯就任参军一职,我刘备再也不缺人手了。嚯嚯嚯嚯……”
刘备说完,仰头长笑,状甚欢悦。
徐庶再一拱手,说:“庶处事鲁莽冲动,而且,据我所知,玄德公军制不同于他人。庶对平常军务尚且不清,如何能胜任参军一职。主公如此放心委派在下,庶不解二也。”
刘备颇为赞赏的点点头:“聪慧却不迂腐,再加上敢于审视自己,处事清醒,正是参军的好人选。不通军务,何难之有?我刘备也不是生来就通军务的,回头,我叫人送上兵书一本,元直读一读,就行了。这本兵书,是我在这五年里所作,编录了青州出云兵制,还望元直指正。”
汉代,还没有印书坊,书籍的传播,大多是世家子弟雇人抄录。尤其是兵书战策,各朝各代看管甚紧。除了皇家典藏外,只有世代公卿将领家,密密珍藏。而青州出云这几年刊印的书籍,在严格的军管之下,流传外地的很少。徐庶不曾接触过兵书,但以徐庶的学习能力,这本只在高级军官学校讲授的书籍,到了他手里,几个月功夫,他就会明了青州兵制。
放下这一话题,徐庶突兀的问道:“主公对天下大事,如何看法?”
刘备淡然一笑,问:“元直对广绕这座城池如何看法?”
“庶深感震惊”徐庶简洁的答道:“筑城之法竟然精妙如此?层层叠叠,巍巍壮观。外城墙高7丈(15米),城上还有二迭城。第一层城墙已经够高了,二迭城的城墙在第一层城墙上耸立,即使敌军攀爬而上,攻下了第一层城墙,二迭城居高临下还可以打击攀爬而上的少数敌军。城临清河而建,地下水位甚浅,敌军不可能挖地道攻击。援军反而可以逆水而上,攻击围城士兵,如此坚城,十倍难下。”
沮授的一的补充说:“不仅如此,城外,外八乡各有妙用,西侧两乡窑场,一旦战事发生,随时可以改为兵营。北两乡通乐安,为我军粮仓,敌军想要围困广绕,不拿下北两乡,绝不可能,但要进攻北两乡,就要防备广绕城和乐安守军的前后夹击。
南两乡通琅邪,是我军纺织基地和船运入口,一旦发生战事,我援军可逆清水河、淄河而上,沿河打击敌军。东两乡,是我军战马和养殖基地,东侧靠海,随时可以支援我军战斗。
这外八乡是我广绕屏护,只要八乡俱全,攻下我广绕,十倍敌军那够?”
徐庶眯着眼睛,一字一句的问:“广绕强则强矣,然,龚州牧已去,主公何以自处?”
青州官吏闻言,微微的笑着。刘备用指头敲着桌子,嘟嘟声中,面无表情的回答:“此地,是龚州牧酬谢我救援青州功劳,划给我的养兵之地。广绕八乡及城内居民,皆是我的战俘和退役兵士组成,当然,还有一些归附我的乡农。此地,是我的产业,地契在我的手中,它又在齐国郡境内,既是我不当青州别驾、齐国相,谁也拿不走我的广绕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