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这位李大团长很热心啊。
“两位小同志,都是后勤部的吧,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你们后勤部那个杨部长可不是个好人啊,上次我就多拿了几箱手榴弹,张部长追了我三个月,严重影响我新一团的作战行动啊。”
“李云龙!你搁哪胡咧咧什么呢?在说,我让你去被服厂。”旅长这个时候走过来让李大团长去一边去。
路上,冷静秋和叶凡也是了解到了三八六旅的一些情况,原本的后勤部原来张部长胃部出现了问题,被送往延安治疗了,现在旅部是由原来的组长杨修在管理,旅部的后勤本来就不大,说是部长,事实上在管理生活方面的后勤。
听到杨修这个词,叶凡想到了以前的一个工友也叫杨修,不过他人应该不会出现在这里吧。
弹药?基本靠缴获,武器,那只能是去抢小日本和二狗子的。
军服?想都不要想,只能靠各部队自行处理。
甚至就连粮食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很严重,部队的士兵眼中营养不良,甚至还有一部分战士患上了夜盲症,也就是缺盐和碘了。
旅部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土制手榴弹了,也就是“七人背”
据说黑龙江省民兵为相应号召,研究出了一个体积小、重量轻、机动灵活、方便实用,仅七个人就能操作的造弹神器“七人背“。
为什么叫“七人背“?因为需要七个人密切配合,在形势不紧张时务农干活,紧张时背起来就能走,放下就能造地雷、手榴弹。据说能够在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能造出一枚质量合格的手榴弹,可谓走到那里都不必担心弹药缺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这种制作技术实际上是在黄崖洞兵工厂时期就有的一种做法,这种七人的流动小队制作出来的手榴弹对于敌后抗战有着很大的贡献。
经常七个人就能生产出游击队所需要的武器,而且还是流动的,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可以跟随部队流动,在战斗中生产武器。
虽然简陋,但正是这样一只简陋的部队,将一颗颗复仇的子弹射向侵略者。
曾有人说,那些明白了祖国必定战败的士兵在战争中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战斗的?为什么要战斗下去?
但当侵略者的铁骑到了家门口,当国土沦丧之后,人民群众的抵抗会一直存在的,而将这些松散的力量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武装起来,将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1840年到1949年,百年之间,前有列强多次用大炮和军舰签订不平等条约,后有数十年军阀混战,让西方对华产生了武器禁运和技术封锁。
虽然在北伐成功之后,对华武器禁运解除,但以江浙沪买办集团为主的光头党,却在实实在在的进行买办。如过将北洋时期的工业产值为100
到了抗战时期,国内的工业总值甚至可能还不到40,大型兵工厂,还仍然是以汉阳,太原,奉天为主。甚至连一门大炮都生产不了。
毕竟大炮可谓是工业之花。
对于重工业,冶金,金属,造钢都有很强的要求,与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究攻克这些,买办们显然是更加喜欢到国外买威力更大的火炮。
路上的行程是很危险的,太行山脉虽然是八路军的势力范围,但不可能全部占据,各个部队之间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现在的日军还是处于主动出击阶段。
在太平洋战争不爆发之前。
中国战场的日军数量是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是这段时期日军积极主动进攻的原因。
仅仅是在从总部赶往三八六旅这段短短的数十里路,他们先后遇到了两支日军的巡逻小队,这些巡逻队伍都是数十人,但日军是配备了一定的摩托化部队用来支援的,而战士们的火力甚至没有一直巡逻队的火力强大,每个战士的子弹平均不到十发,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敌人的增援上来就危险了。
但是这些日军的巡逻队也不敢深入巡逻,因为我军也不是柿子捏的,过于深入一点就直接消灭。
另一方面,由于东北和察哈尔等地的丢失,日军扶持了德王管理所谓的蒙疆,所以日军是不缺少马匹的,察哈尔的草原给了日军源源不断的马匹和驮马。
这导致了我军在平原地区的作战是具有威胁性的,虽然骑兵在一战已经机枪淘汰了,但直到二战,参战各国仍然是保有骑兵部队的编制。
此时的日军是一只半二战化的部队,骑兵保有量非常高。中国军队此时却处在一战部队的水平上,对付骑兵最好的方法是机枪,但武器弹药的不足限制了这方面打法。
叶凡的这只队伍是一只运送物资的补队,只能是在山区的小路上来回躲避威胁。
冷静秋身为女同志,身体素质的确是有点弱,走了没多久就有点气喘吁吁了。
叶凡:“静秋,你没事吧,包给我吧。”
冷静秋气旋嘘嘘的说:“我,我,我没事,不用担心我,我能跟上的。”
李云龙:“两位小同志不如先去歇会吧,我看你们拿的东西也不少,真不愧是知识分子,走到哪里都带着书,张大彪!来两个人给帮忙拿一下!”
一营长张大彪:“是,团长。”
旅长这个时候走过来问道:“怎么了,怎么停下了,马上就到根据地了,抓紧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