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莲花回来过年,马上又要出国去上学,在去学校的前一个星期,冰莲花邀请尚云来南方赏梅花。
立春时节,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冰莲花说,江南水乡的梅花特别好看。尚云安顿好公司的事后,决定去南方,去欣赏梅花,顺便去看看他的好朋友冰莲花。
一路南下,沿路,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时不时透过车窗,会看见许多农民把自己家的土鸡蛋和山里的野菜摆在路边叫卖,一把把翠绿色的菜,嫩得带水,在阳光下发着光。
尚云坐在车厢,记起了许多古人关于梅花的事。
探访梅花最好的时机,古人认为是花将要开的那个时候。如果太早,花还没有开,有点鲁莽;如果太迟,花要谢了,有点伤怀。
范成大在《梅谱》中说过“梅有四贵”:“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范大成之所以这样说,应该是为了让梅花有别于众花的散漫之态,以横、斜、疏、瘦来反映梅花傲雪凌霜的清高秉性。
坐了两天车,终于来到了梅园,香气扑鼻而来,这是尚云第一次赏梅,以前对梅花的认识,要么来自于文人雅士的梅花诗词,要么来自于梅花画。
在绿色的湖水边,站着许多游玩的人,他们之中不乏有一对对情侣,情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一朵朵梅花更加富有了意境和情趣。
穿过绿树成荫的长廊,绕到湖的对面,一株粉红色的梅花更加耀眼,在僻静处开放,旁边是一些散乱的怪石。
“要是有点流动的溪水就好了,溪水流过石头,在石头和石头缝隙间发出叮当的响声,再配合梅花的安静,一定多了一份小欢喜。”冰莲花笑着说道。
尚云笑道:“梅和雪是一对好朋友,雪中暗香浮动,雪如粉一样打扮着梅,梅在雪的装扮中会格外动人,可惜今天没有见雪。”
冰莲花说道:“宋代张功甫在《梅品》中曾经写下了赏梅的二十六宜,可谓绝了。”
尚云想了想,说道:“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微雪,晚霞,还有什么,我记不起来了,不过,每次念起,总感觉好有诗情画意的。”
冰莲花笑道:“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闭眼想想,这是多么美好的图画呀。”
尚云说道:“现代人为了钱忙忙碌碌的,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静不下心,就不能走进梅花的世界,还是古人能够真正走进梅花的心。”
冰莲花说道:“是呀,看这梅园,没有了琴声,也没有了笛声,旁边也没有下棋的,梅花在孤零零的开放,还是有点落寞。”
尚云说道:“自古爱梅为痴者,莫过于北宋的林和靖,他一生隐居西湖孤山,一生不仕不娶,以梅为妻子,以鹤为子。想起他的一生,令人感叹。”
冰莲花念道:“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别。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冰莲花念完林和靖的那首词时,泪纷纷而下。人间多少离恨情仇,都在此词中。
尚云叹息道:“我的心常常受伤,每一次,治愈我心伤疤的是大自然。和大自然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琐事都消失了,所有的伤心都烟消云散了,无限放大的是自己渺小的感官世界。”
冰莲花用手绢轻轻擦干了眼角的泪,说道:“云……”
尚云望着远方,说道:“常言道,立春三候,河水融化,鱼儿上岸,大地已经解冻,我马上要忙了。”
冰莲花说道:“云,我还要去上一年半学,在那边,我经常想的人除过我的爸爸妈妈,就是你。”
尚云说道:“李鱼儿已经变了心,我伤心了一段时间,但我也为她感到高兴,她终于不用放羊了,她终于走出了大山,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冰莲花说道:“她回来了吗?”
尚云说道:“前不久,她回来过年,我们见了一次面,不过不是单独见的,她的身边还有一个高个子外国人,那个外国人一直拉着她的手,好像担心她会跑了一样。”
冰莲花说道:“你们正式分手了吗?”
尚云说道:“她归还了我曾经送给她的金项链和金戒指,她浑身上下珠光宝气,我送给她的东西还是太寒酸了。”
冰莲花说道:“云,我想你也应该走出过去了,不属于你的,还是早早离开为好。”
尚云说道:“话虽然如此说,但我的心还是疼痛了,宛如被刀刺了一下,毕竟她是我的初恋。”
冰莲花说道:“他们是不是要结婚?”
尚云说道:“是的,她告诉我,她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办结婚证,结婚后,她就去国外生活。”
冰莲花说道:“她爷爷呢?”
尚云说道:“她给她爷爷给了二十万元,也算是按照农村的习俗给的彩礼钱,她还给她哥哥李大毛给了十万元,叫李大毛照看她爷爷,她不再是过去那个放羊拉马的李鱼儿,她已经非常有钱了。”
冰莲花说道:“云,你和杏子姑娘之间……”
尚云说道:“杏子是一个非常质朴的姑娘,心底善良,对我也非常好,我让她去省城学了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三个月后就会回来,她回来后,我打算让她在便民农业服务公司去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