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元年,六月中旬,梁朝十九万北伐军及十万徭役民兵,浩浩荡荡向北而去。决定在瀛洲做第二次集结,集结完毕,休整几日,便要对莫州发起进攻。
此次军事行动,在大将军唐琼、总监军赵长春、总督粮官孟当、总参将唐乾、总副西门雄风的调度之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推进。万隆帝曾言,前线一切事务由北伐五将现场定夺,不必千里迢迢征求朝廷意见。朕只有一个要求,收复燕云十六州。
契丹使者匆匆赶来洛阳,求见万隆帝赵恬。赵恬不见,只让太监去问那使者,可是来送降表的?使者说,辽王耶律嵩愿意割让莫州,但不能再让其他州县。而且要求梁朝先退兵,一年后再把莫州交给梁朝。太监勃然大怒,将使者驱逐。
还记得桃花初开时,契丹六王子耶律嵩、七王子耶律洪基,带领使团来洛阳讨要岁币。还在清化坊比武,索要长夏公主。虽索要公主失败,但已从韩皇后手中获得岁币,因此也算是完成任务,两位王子打马还朝。
耶律崇回去不久,就用那笔钱发动政变,干掉他的亲爹。不过他的政变并不彻底,未能把其他实权亲王和大臣镇压住,因此辽国动荡。耶律嵩又去北方抓女真人从军,引发暴乱,女真人揭竿而起,眼瞅着压制不住。
万隆帝擅用密探,得知消息,断定良机,决心发兵北上。
战争一旦开打,不知要打多久,必须做好长期准备。后方物资配给,由万隆帝亲自调度,由玄甲总督粮官曹雁执行,由玄甲总监军“开平郡王”赵郃监督执行。
今日,总督粮官曹雁来新兵营检阅部队。虽然新兵已训练一个半月,但在曹雁看来,不过是民兵水平。可他没说泄气的话,而是站在高台上发表一大段慷慨激昂的讲话。
讲演完毕,曹雁大手一挥,高声道:“梁轸出列!”
梁轸小跑而出,站得笔直:“在!”
“接旗受令!”说话间,曹雁将一面大旗和一袋令箭交给梁轸。
前面还没开始打,新兵营就要开拔了。用田敢的话说:这与一开始说的也不一样啊,一开始说好的,若前方战事失利才会派我们去,怎突然就提前了?
后来才知道,是梁轸给皇帝写折子,说他训练的新兵,已具有不逊色于正规番号军的能力。他强烈要求参加北伐。若皇帝恩准,他梁轸愿从自己家里拿钱,买一百匹马,一百把朴刀,五百张弓,武装新兵。
上午递折子,中午圣旨就下来了,还要求总督粮官曹雁来检阅部队,并赐新兵营临时番号“金吾第十三团”亦称“通运卫”,团都尉自然是梁轸。
因为梁轸太年轻,而运粮工作并不简单,因此曹雁派老将戴栋为通运卫监军。
团监军与团都尉平级。
那么,都尉和监军谁更大呢?
其实他们分工不同,是各自领域的老大。
都尉主执行,根据军令主旨安排战略战术,是战场上的主管。战到难解难分时,都尉甚至可以命令监军也带队冲锋。若监军畏战,便军法从事。
而监军负责监督都尉执行上级命令。若都尉不执行上级命令,甚至有叛逃的可能,监军可以夺权,代替都尉指挥。若都尉强力反抗,监军可以斩杀都尉。
他俩都有干掉对方的可能。
双核运转,有好处,也有坏处。若上级下达死命令,必须执行,这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可若上级下达“权宜而行”的命令,让他们两个来做决定,就容易把个人情绪代入其中,失去理智,酿成恶果。
为避免这种事发生,另外三位官员就应时而生,督粮官、参将、副将。
他们有本职工作,也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尤其是都尉和监军意见相左时,这三人的意见就格外重要。就相当于举手投票,由都尉或监军发起投票。谁获得超过半数的支持,听谁的。
曹雁知道皇帝欣赏梁轸,有意培养。为加强梁轸的控制力,曹雁让梁轸来提名督粮官、参将、副将。这是明目张胆的偏袒,在其他金吾十二卫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当然,现在通运卫还只是临时番号。北伐战争结束,这番号必然要被撤销。但这帮人未必都会复原回家。有些人会成为梁轸的老底子。然而,北伐一战,搞不好哪个师就打没了。皇帝就会以梁轸班底重建一个师。
梁轸道:“督粮官,需谨慎细心,卑职选第五队队长臧迁来当。”
曹雁道:“准。”
梁轸道:“参将,需头脑灵活、经验丰富,卑职选第三队队长匡福珍来当。”
曹雁道:“准。”
轮到副将一职,梁轸皱了一下眉头:“按理说,副将之职,当选一位勇士,可卑职自负有勇气,若有战事,卑职自当亲自冲锋。而通运卫中有五位附爵,若一个也不安排,恐难以服众。可这五个人当中,唯有苏瓶还有些人样,最起码他刀马娴熟,是个练家子。”
曹雁一皱眉头:“门阀的人。”
梁轸苦笑一声道:“卑职倒是想选金城驸马薛恒和万泉驸马甘启珍,这可二位……”
曹雁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大家都是功勋街的人,互相多有了解。那两位驸马什么德行,曹雁心知肚明。甘启珍还能活着就不错了,指望不上他。而那薛恒,前一阵刚被皇帝打了板子。据说公主还扬言废婚,不过这件事已被唐皇后压下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