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兴果然没有看错,佣兵的眼中果然只认钱。
当他将那些佣兵饿了几天,并且将他们送到工地上干了几天活之后。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屈服了。
那些步兵对李嗣兴的价值并不大,他的火枪兵不需要洋人来帮着训练。
一部分有些手艺的人被留在阿瓦城新成立的匠营分部。
剩下的人只能继续去做苦力。
但是那些水手大部分都被李嗣兴挑选出来了。
盖伦船这样的西式软帆船操控起来比中式帆船要复杂的多。
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带着,李嗣兴的手下没办法学会操船。
不过李嗣兴手中并没有水手。
他只能从全军中挑选出来一千多人。这些人的水性更好,经过测试不容易晕船。
军官也没有合适的,李嗣兴只能临时选了五名船长,最后这些人成立了一个水师,名叫南海水师。
水师指挥的位置暂时空缺,等到最后五位船长谁的表现最好就让谁做水师指挥使。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嗣兴坐镇阿瓦城,一边对城池进行建设,扩建伊江的码头,在码头区域兴建仓库和工坊。
一边接见缅甸的各路土司。
除了直接掌控的阿瓦城区域,其他的地方大都是土司控制。
李嗣兴现在还没有能力直接掌控这么广大的区域。
整个缅甸有滇云的两倍大,很多地方都是没有开发的山地和森林。
想要直接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此同时,李嗣兴还增加了阿瓦营的人数。
将这个仆从军营增加到了五千人,以缓解自己手头的兵力缺失。
同时他用船队将俘虏的缅兵送到腾越,将当初那些汉军俘虏给换了过来。
然后穿插营和腾越营分别都扩充到了五千人马。
这些汉军俘虏放在本土是用不大放心,但是在阿瓦这里,远离本土,敌人又都是异族,这些俘虏的满清汉军倒是可以放心使用。
“哈切~”梁思初打了一个哈欠,现在已经是子时。
李嗣兴还办公。
他白天的时间大部分都在接见那些土司。
只能在晚上的时候办公。
梁思初作为秘书,自然是要陪着,但是李嗣兴一天只睡两个时辰就好。
普通人梁思初却做不到。
“任之,你去休息吧,我做好这份规划图就好了。”
“世子,这……”梁思初感到有些难为情。
“没事儿,我是夜猫子,你不要陪着我一起了。”
梁思初只能离开。像李嗣兴这样的人非常符合儒生对明君的定义。
明君就是要这样996,努力干活,废寝忘食。好的皇帝都是打工仔。
李嗣兴手中是一份仁安羌的发展规划图。
李嗣兴已经派了一队人控制了仁安羌地区,那里确实存在油河。
当地人会用木桶将冒出来的石油收集起来贩卖。
但是他们并不会提炼。
当然了,能够自己冒出来的石油数量并不多,如果李嗣兴要大规模的利用,还是要打井。
好在李嗣兴手中有这样的人才。
这个时期,川东自贡的盐井已经打了上千米深。
他们甚至已经挖出了天然气,用天然气来煮盐。
李嗣兴让陈午给他找来了一批挖井的工匠,还有一批蒸馏酒精的工匠。
他要用这些人将仁安羌的石油基地给建立起来。
他现在不需要汽油、柴油,这么精细的蒸馏。
只要能够分出煤油和沥青就好了。
煤油用来点灯,更轻一些的油用来制作简易的火油弹。沥青用来造船、铺路。
光是煤油一项就可以为李嗣兴开辟一条财路出来。
当然了,要利用煤油点灯还要有特制的煤油灯。
这又能提升玻璃的销售市场。
他还设计了一种木桶专门用于石油的运输。
这种桶根据此时长尾船的大小设定,正好能去够卡在船上。
4月15日,李嗣兴照例早早起床练功。
吃过早饭,他来到莽达喇的住处。
这些天,他时不时会来到莽达喇的住处。
在与其的聊天中,李嗣兴能够了解到很多缅甸内部的情况。
莽达喇现在至少在表面上一心礼佛,他除了自己的王后和女儿之外,平时不见任何人。
从一个国王的视角去看整个东吁王朝,能够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李嗣兴也是从莽达喇的口知道,东吁王朝与其说是一个王国,倒不如说是一个土司联盟。
“陛下,你觉得暹罗国如何,是盟友,还是敌人?”
“世子殿下,暹罗一直对大明恭敬,原本可以作为大明的盟友,但是现在世子殿下要掌控缅甸,那么暹罗王国只能是世子的敌人了。”
“国王此话怎讲?”李嗣兴对暹罗和缅甸的历史并不是太了解。但是他知道两国之间的战争不断。
“殿下啊,东吁与暹罗之间以山脉河流为界,但是这河不够宽,这山也不够高。茂当山口、三塔山口都算不上险关。暹罗多平原,粮食产量丰富,而缅甸多山地,平原也多干旱。殿下要想完全解决粮食的问题就必须掌控暹罗。”
“当然了暹罗也不算是敌人,因为他们就是殿下您砧板上的鱼肉。”
莽达喇这是怂恿李嗣兴对暹罗用兵了。
有一点像是我死了,你也不要想好活的意思。
可见莽达喇对暹罗有多么憎恨。
其实李嗣兴知道暹罗是大明一个不错的小弟。
早在永历政权建立之初,暹罗方面就做好救援准备,但由于情势复杂未有实质行动。
后来李定国一度大破清军,南明形势出现转机,向南洋国家请兵的计划也被搁置。
而暹罗国王帕拉赛也在1656年去世,子昭发猜即位。
但不久帕拉赛王之弟室利发动政变,杀害侄昭发猜自立,暹罗内乱。
同年,帕拉赛幼子那莱再度政变消灭室利,夺回了政权。
暹罗在一年内更迭了四个国王,政局动荡,支援南明的行动也不得不暂停了。
到了1658年,那莱王稳定了国内局势,再度着手援明准备。
这个时空,因为李嗣兴的出现,明军再度逆势崛起,反击清军,现在李定国更不需要南洋的援军了。
毕竟让这些异族军队进入本土作战,对晋王的名声也不好。
但是莽达喇的建议也让李嗣兴动心。
此时的暹罗正处在衰弱的时候。
但是李嗣兴暂时不准备动暹罗,他要先讲东吁给消化好。
一切以提升自己的实力为第一要务,还没有到无线扩张的时候。
接下来他要将阿瓦周边的土地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为接下来的移民做准备。
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我带明末回汉唐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