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鞑子通过摊丁入亩能够短短时间内让人口快速增长,李嗣兴相信他也能过做到。
以往的改革大都是通过大臣去推动。
皇帝都是躲在后面看戏的,现在李嗣兴准备亲自下场去推动改革。
“佩姨,辛苦你了。”李嗣兴见到佩姨忙里忙外,满头大汗,伸手就要上去帮其擦拭。
佩姨连忙后退一步躲开,问道:“你今天开会怎么开了这么久?”
“刚回来嘛,有很多事情要交代。”
“姨,回到老地方,感觉怎样?”李嗣兴笑着问道。
“哼,能怎么样?全是一股鞑子的羊骚味,洗都洗不掉。”
“佩姨,我还准备以后带你去京城的皇宫住住呢,你这样估计更加住不习惯。”
李嗣兴倒是不挑剔,他依然住在自己原来的院子。佩姨也是跟他住在一起,偌大的晋王府现在就他们两个主人。
李嗣兴索性将前院改为侍从室的办公地点。
这次回滇京,李嗣兴又给自己的侍从室增加了一些人手。
最近李嗣兴要推进改革,梁思初他们也忙的不可开交,他们要帮李嗣兴完善改革的条款。
接下来的几天,李嗣兴几乎天天都找战时内阁开会。
不管前线的战斗多么的激烈,改革不能停止。
改革是为了提升南明的实力,同样也是对前线战争的支持。
阿瓦城,刘安带着自己的总督标营,趁着雨季还没有达到高潮,沿着阿瓦河考察沿线的各个城镇。
那些居住在偏远丛林中的土寨暂时没办法纳入王化,但是伊江沿线,必须要纳入到核心的统治区。
刘安是一个很务实的官员。李嗣兴对他给予了最大的信任。
短时间内将他从一个小小的典史提拔为封疆大吏。
刘安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很多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他最近还对周围的耕地进行了普查,目前光是李嗣兴之前从那些贵族手中没收的土地,就能够安排上百万的人口。
问题是,现在去哪里找那么多的汉民安置到这里。
……
江宁城,大战终于结束,郑军在损失了上万兵力之后终于占领了满城。
清军的反抗太过剧烈,战后,整个满城几乎没有一个活人。
随即延平王在城内祭天,同时派人到西南,准备迎回永历皇帝。
此时他的身边实际上有一个鲁王朱以海,但是延平王执意要迎永历皇帝。
皇帝没回来之前,他就是这里的王者,一切政令皆出自延平王府。
江宁城陷落对满清朝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原本还在坚持抵抗的苏州、松江等府县相继向明军投降。
张煌言也顺利收服皖南诸府县。
郑成功又拨给他水兵五千沿江而上九江,准备攻略江西。
东线的明军也开始向浙江进攻。
郑成功在南京城中坐镇指挥,原本随船而来的家眷也迁入城中。
大有一幅在此安家的架势。
不过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郑军将领很多出身海盗,他们进入江宁城中以征服者自居,出现了很多霸占民产的事情。
好在郑成功出面及时制止。
现在郑军占领了江宁城,历史出现了偏差,李嗣兴也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发展。
但是他并不认为郑军能够战胜满清。
或者他根本不相信江南的那些文人士绅。
这些人就是投机分子,墙头草。
现在郑军占领江宁,各地纷纷投诚,郑军一下子控制了江南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江南相当于后世的苏南、皖南加上海。
全都是鱼米之乡。
郑成功手中的兵力也一下子膨胀到了十几万。
原本他的军中加上家眷也才只有十万人。
南京城丢了,满清的脸终于挂不住了。
再加上西南大败,吴三桂和洪承畴在两广不断催促朝廷提供钱粮。
顺治不得不自己打自己的脸,开始重新征募剿饷。
他们在入关之后,曾经对北方的士绅做出承诺,不在征募辽饷和剿饷。
六月初,顺治正式下旨整饬六师,御驾亲征。
同时命令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固山额真索洪、护军统领赖达等随军出征,发京师兵马五万人。
同时命令直隶、河南、山东当地征募十万兵马。
相比于江宁城,西南的失败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他们看来西南的那些山区完全可以丢了不要。
但是江宁丢了,满清就只剩下半臂江山了。
而且失去了江南的钱粮之后,光有北方的满清将会面临巨大的财政困境。
所以他们必须要全力以赴。
为了防止西南的李定国出来凑热闹,满清给洪承畴拨付了五百万两白银,让其在两广招兵买马。
吴三桂终于等来了他从新崛起的机会。
洪承畴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给自己的家小找一条后路,他准备与主动与吴三桂结盟。
洪承畴甚至将自己暗地里掌控的一些文官交给吴三桂。
依靠着洪承畴的支持,吴三桂渐掌控两广。
但是他们没有等来晋军的攻击,却等来了桂林失手的消息。
失去了广西这个屏障之后,两广将面临晋军两个方向的威胁。
不过吴三桂也得到了一个兼并孔有德部的机会。
永州府城零陵,马雄的残部退到这里。
孔四贞也被带了过来,在桂林防御战中,她被明军的火炮震晕过去。
要不然,有这个小祖宗看着,马雄连突围都不敢。
孔四贞年纪虽小,但是颇有心机,用定南王的大义名分将马雄等人压的死死的。
她被炸晕之后,马雄才完全收回军队的指挥权。
最后从桂林突围出来的清军只有不到两千人,经此一战孔有德一系的兵马基本上被打残了。
“马将军,为什么救我,就让我死在桂林好了,正好可以去陪我的父王。”
“郡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不是还要报仇吗?”
马雄跪在地上,又在挨这位小祖宗的训斥。
“郡主,楚国公派人来露了个口风,想要您下嫁给他家的二公子吴应麒。”马雄看了一眼孔四贞,小心地说道。
“他吴三桂就是一个孬种,丢了手下大军,自己一个人灰溜地跑到两广,要不是他主动放弃了贵州了,我们又怎么会失去桂林?”
“老子是个乌龟,儿子也强不到哪里去。”孔四贞骂道。
她确实看不起吴三桂。
“而且,本郡主要嫁别人都可以,唯独嫁给他吴家必须要得到朝廷的应允。”
马雄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郡主,此时要是定下亲事,朝廷肯定不会管的,现在陛下整准备御驾亲征江南。西南这里,朝廷要以稳为主。”
“郡主您想要报仇就要有足够的力量,您也看到了现在的明军,火器精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而您要是嫁给吴应熊,等吴三桂老了,军队传给吴应熊,那他们吴家的军队就是您的军队。”
杨雄这么一说,孔四贞倒是有些心动了,不过她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喜欢我带明末回汉唐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我带明末回汉唐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