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去治理黄河堤坝人选,方源早就有选择。
也问过廖丰茂的意见,他没有意见。
“是。”
张三应是,然后离开。
接下来,方源与崔正初等人闲聊。
没多时,方府的茶叶先到,廖丰茂在城南没那么快到来。
“谢方刺史。”
崔正初接过茶罐说道。
感受到茶罐的重量,他很是满意。
其他几个官员接过茶罐之后,也再次感谢方源。
“不客气。”
方源轻笑道。
看崔正初笑容,方源也知道其中分量。
之所以叫张三回去,就是怕红絮随便装半罐就送来。
以张三的聪明,肯定是那最大的茶罐,装最满的茶叶送过来。
茶叶虽然是特级,但对于方源来说,却同样是不值钱且非常多的东西。
刚才对崔正初他们说只有少量,不过是让他们心中更加觉得礼物的重量罢了。
不就,廖丰茂终于到来。
他骑马过来的,寒风把他吹成红鼻子。
“老爷,您找我?”
廖丰茂忍住寒意,向方源行礼。
“下次不是急事,不用跑那么快,靠近点火边。”
方源眉头微皱,沉声道。
心中感动的同时,也有些不舍。
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护卫,今日要离开了。
“谢老爷。”
廖丰茂哆嗦着身体,靠近火堆取暖。
“这是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
方源指着崔正初介绍道。
“拜见崔郎中。”
廖丰茂先是一愣,随即向崔正初行礼。
“不客气。”
“快坐下取暖。”
崔正初亲切拉着廖丰茂,让廖丰茂坐下。
此去黄河修复堤坝,虽是他作为主官,但真实做事的是廖丰茂,和廖丰茂打好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谢崔郎中。”
廖丰茂感谢坐下。
“廖壮士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我这里随时可以出发。”
崔正初问道。
“我,我要一个时辰吧。”
“还要收拾一下行李和相关的工具。”
廖丰茂看向方源,看到方源微微颔首才开口。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一个时辰后城门口集合吧。”
崔正初沉吟片刻,点点头道。
“谢谢。”
廖丰茂感谢,准备起身离开。
“先暖暖身子吧。”
“你需要的东西让人给你备就行。”
方源叫住他。
离开前,方源想提醒他一些事。
虽然廖丰茂跟着自己这些年,表现挺聪明的。
但是官场上有些事他可能还不懂,有必要提醒他一下。
“谢老爷。”
廖丰茂笑了笑说道。
然后叫来州吏,跟他说明需要之物。
水泥,衣服等等,都需要装上一并带去的。
“方刺史,我们就不打扰了。”
崔正初突然说道。
“崔郎中不在这里休息休息?”
方源好奇问道。
外面冷死了,那一个时辰也不好租客栈啊。
“不了。”
“听说辽州城正蓬勃发展,我想随便走走看看。”
崔正初摇摇头笑道。
现在辽州城名声鹊起,他在长安城都听到。
先是朝廷几次都无法剿灭的太原山贼试图袭击辽州城,被并州都督趁机剿灭。
后是辽州三县县令联手诬陷方源,被方源趁机反击,抄家发配边关。
出奇的是,那几个家族的人被送往边关的路上都被山贼杀了。
有人觉得是方源所谓,但没有证据也没办法。
最后还有水泥路的出现,被人尊称为大唐第一路。
故而都来了辽州城,崔正初就想看看辽州城是怎么样子的。
“原来如此。”
“那我就不陪崔郎中了,我正准备与廖丰茂说些注意事项。”
方源点点头道。
外面冷,他不想出去。
“不用,方刺史忙就是了。”
崔正初轻笑道。
他也没有想过方源陪同。
他虽然比方源大半级,但还没有资格让方源陪同。
一个工部的郎中,和一个地方的刺史,是有很大差别的。
说着,崔正初就站起身,携同来的官员也纷纷起身。
“我送送诸位。”
方源起身,轻笑道。
与廖丰茂等人送到门口就返回。
刚出刺史府,崔正初等人就感觉寒风袭来,打了个哆嗦。
路上行人不多,可能是因为天气的问题,都比较少出门。
“往这边吧。”
崔正初往一个方向走去。
恰好这个方向是皇家商行的方向。
正好此时,襄城公主和杜妙颜从府里走出,正好与崔正初等人撞面。
“大公主?!”
崔正初一惊,不确定道。
作为五品大员,有资格参加朝会和皇宫宴会,他见过襄城公主。
见到襄城公主竟然在辽州城,他震惊无比,感觉难以置信。
因为襄城公主明年开出就要下嫁萧家萧锐。
可如今竟不在皇宫而在辽州城。
这,萧家知道吗?
......
一个时辰后。
廖丰茂拜别方源离开。
随着廖丰茂的离开,方源正式确定再招方府护卫。
决定之后,方源就让红絮和青媱两人去操办,严格把关,重质不重量。
几天后,红絮和青媱在辽州一城三县共招了十人,其中有一个方源还认识的。
此时,时间正式进入十月底,天气更冷了,白天六七度,晚间有时候能够到三四度。
偶尔还飘着毛毛雨,出门的百姓更冷了,就是方源没事也懒得去刺史府,有事让人通报再去。
都是在方府烤火取暖。
因为雨天木柴带来烟雾太大,方源换了木炭。
只是木炭价格很贵,就是方源不缺钱,也心疼得很。
十斤就要五文钱!
要知道,辽州城的米价也才三文钱一斗,即三文钱十斤。
都比米价贵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