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窝尼亚这个在欧陆版图上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区——事实上现在也很不起眼,但是在东岸人眼里,这个地区的名字却如雷贯耳。这得益于国内多达两万三千余人的立窝尼亚移民的存在,普通东岸人对这个词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里加,这座始建于1201年的城市,位于道加瓦河入海口处,是立窝尼亚地区的明珠城市。城内比较著名的建筑有建于13世纪的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211年的多姆斯基大教堂以及曾经的统治者的象征——骑士团堡。
各方货物在这个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的城市内汇聚,如本地的木材、粮食,俄罗斯的皮货、蜂蜜、蜡、绳索,普鲁士的琥珀,荷兰的布匹,英国的呢绒,德意志的葡萄酒,斯堪的纳维亚的鱼等等,有时候甚至还会有来自东方的货物被阿拉伯商人携带着出现在这座城市内。然后,这些货物又通过荷兰或汉萨同盟的船只运到瑞典、波兰、丹麦、德意志、法兰西、英国等地进行出售,而本地的商人和封建领主们则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了丰厚的收益。
东岸人的商馆,正设在城内风景秀丽的道瓦河畔。自从十多年前立窝尼亚地区被瑞典吞并以来,本地的发展就一直相当缓慢。沉重的赋税、无休止的战争极大地摧毁了本地的经济基础,男人们也被瑞典军队大量征发从军,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不过这一切并不关东岸人什么事。得益于和瑞典还算良好的关系,东岸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商馆,不过这个商馆所经营的业务范围相当狭窄——为了不触怒在此地有重大商业利益的英格兰、荷兰以及汉萨同盟。东岸人的商馆主要从事进口业务,进口蜡、铜、铅、石墨、牲畜等货物;而出口就少多了,主要是一些染色皮具和少量高档染色布、印花布。可以说,如果单从功效上来说的话,东岸人完全没必要在里加设立这么一个堪称鸡肋的商馆,不过如果你知道这个商馆最重要的功能后你可能就会理解它为什么一直存在到现在了。
自从三年多前设立后,里加商站最主要的任务从来就不是进行贸易,而是搜罗人口!众所周知,无论是邻近的波美拉尼亚、普鲁士、立陶宛,还是立窝尼亚本身,历史都不是很长。早在12世纪,条顿骑士团才在教皇的支持下向德意志以东进行殖民拓展,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征服德意志地区以东的异族部落,如波美拉尼亚人、普鲁士人等等。在征服了这两个地区后,13世纪上半叶,条顿骑士团在里加大主教阿尔伯特创建的圣剑骑士团的邀请下,进驻立窝尼亚地区,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后来丹麦以及一些瑞典天主教领主也加入了这场殖民行动。
经过三百多年的殖民发展,条顿骑士团已经成功地将波美拉尼亚、普鲁士德意志化,并使他们改信了天主教。但由于立窝尼亚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易手,不论是德国人、丹麦人、瑞典人、波兰人、立陶宛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曾经统治过这里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因此德国人对此地的殖民与同化屡屡被打断,一直没能成功。而此地杂居的各部落如早期的利维人,后来的库洛尼亚人、萨莫吉希亚人、斯米伽联人,以及现在的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等,文明水平一直很低。比如其中的萨莫吉希亚人、爱沙尼亚人,甚至基本上都没有宗教信仰,而拉脱维亚人虽然很多人信仰天主教、东正教,但改信时间都很短,信仰也很不虔诚,因此正是东岸人绝好的吸收、同化对象。
文明发展水平低、无宗教信仰,在如今的欧洲,你到哪里去找这种人?也就只有处于欧洲东北角蛮荒地带立窝尼亚地区还存在着数十万这样的部落居民了。而且,这些地区邦国林立,历史上又多次被外族入侵统治,因此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国家。当地居民也没这个国家意识,甚至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这样的人东岸不大力引进难道去引进那些民族自豪感极强的法兰西人不成?
里加的街道说实话有些局促,但人流量着实不小。高摩站在商站二层的窗口,朝下方望去,只见狭窄的街道上到处是身穿民族服装走来走去的列托人(拉脱维亚人),他们的男人穿着麻布编织的长裤以及胸前绣着花的衬衫,而女人则身着长裙、绣花衬衫和美丽的披肩,有的人头上还带着小白帽。
“迥异于西欧拉丁世界的服装风格和民族文化。”高摩轻轻嘟囔了一句,然后转过身来,看着毕恭毕敬站在门口的施耐德,问道:“和本地的瑞典官员们处得如何?”
“还不错。这些瑞典官员们不关心别的,只要我们按时缴纳税收,并且不做出什么针对瑞典王国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懒得理会我们。”施耐德回答道,“事实上这些瑞典人对立窝尼亚也不怎么关心,他们只会在这里做两件事,那就是收税和征兵。这里是瑞典对抗波兰的前线,瑞典人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波兰几乎因此而成了个内陆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相当之大。而立窝尼亚深处对抗波兰的第一线,自然也遭到波兰人和立陶宛人的敌视。大规模的战争目前看来不会有,但小规模的越境袭击却是难免的,因此这些本地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再加上瑞典人的横征暴敛,因此每年我们很轻易地就能搜罗到大批愿意去东岸的移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