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下太平,还不是都是他的功劳吗?所以赵佶觉得日子越来越让他顺心了!当黄门将赵栩的奏章呈给他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似乎又有段日子没见过这个老七儿子了,虽然他不喜欢这个老七,但是总还是他的儿子吧!而且自从将他禁足在京城之后,这个老七似乎性子也收敛了不少,不再整天东跑西跑的找事了,据说他没事的时候,多于一些大臣们来往,谈论一些政事,这起码比他以前老去结交一些江湖之人要强上不少!
于是赵佶伸手打开了这份奏折,当看到赵栩的字迹之后,赵佶便流露出了一丝不快,虽然在徐毅看来,赵栩的字已经写的相当漂亮了,但在赵佶这个书法大家的眼里,这些儿子中就数赵栩的字让他觉得不堪入目了,其实这也难怪,毕竟赵佶可是瘦金体的创造者,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上那可是数得着的牛人,而赵栩又喜欢舞枪弄棒,自然在书法方面就没有其他的那些兄弟们功夫深了。
也正是这一点,赵栩实在是得不到赵佶的赏识,而他对赵栩的这种看法,也影响到了不少朝臣,特别是那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家伙们,更是对赵栩不怎么待见,懒得和赵栩结交,让赵栩在这两年时间里面,没有在京城真正的结交到多少个有权势的大臣,只是结交到了几个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却没有得到赵佶重用的小吏,所以赵栩在京城的影响力实际上并不大。
但这种情况在去年年尾的时候,终于有了一些改变,赵栩在最后关头,依然听从了徐毅的意见,站到了太子赵恒这边,明确了他支持赵恒的态度,所以对于站在赵恒这边的大臣们,开始多少对赵栩另眼看待了起来,也算是他这次抉择的意外收获吧!
赵佶低头将赵栩的奏章大致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意味的笑意,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个老七是不是太杞人忧天了一些呢?怎么将时局看得如此悲观呢?真是扫兴!”
说着他便将奏章合了起来,放在了案头,正好蔡绦(注)也在殿中,于是对他问道:“据说金国已经将辽人的天祚帝给抓住了,对这个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呢?”
蔡绦赶紧答道:“回皇上的话,这倒是个好事,这样一来,辽国便算是彻底被我大宋和金国灭掉了,自此咱大宋北疆便再无祸端了!这都是皇上您的功劳呀!现如今皇上光复燕云之地,实乃完成了先皇们百年一来的夙愿,实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呀!天祚帝被俘,而宋金又是友谊之邦,从此咱们大宋便可高枕无忧了!”
听完了蔡绦的这番恭维之后,赵佶心情颇为舒畅,于是哈哈大笑了起来:“说的不错,蔡爱卿说的不错呀!不过这段时间有人总是对朕提出要小心金人,说金人很可能会在灭掉大辽之后,转而觊觎我大宋国土,你说金人到底可信吗?”
蔡绦想了想之后,笑着躬身对赵佶说道:“此事皇上大可不必担心,想那金国从立国到现在也不过十年时间,他们自立国开始便连年和大辽征战不已,现如今刚刚结束了对大辽的征伐,应当早已疲顿不堪,岂能又在这么短时间内对我大宋用兵呢?微臣以为,他们金国将士经过了这十年征战之后,好不容易结束了对辽国的战事,当会想着休息一下,好好的享受一下动辽国得来的好处,岂会再继续卖命而悍然对我大宋出兵,此事绝无可能!再加上我们年年给金国百万岁币,他们自不会自断财路才是,所以说此话者无非是杞人忧天而已!皇上大可不必挂怀!”
赵佶一边笑着点头,但马上又摇头了起来说道:“你说的对,朕也以为,大金国眼下绝不会和我们反目成仇,不过对于那些降宋的辽将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小心一点,我听说现在那个郭药师率领的辽国降兵为数不少,燕云乃现在我大宋北方之国门,虽然无金国犯边之虞,但也不可轻视!”
蔡绦低头合计了一下之后,于是对徽宗献策道:“这倒也是,皇上到底是深谋远虑,如果圣上对那郭药师不放心的话,倒也不妨将他调入京城,放在京城之中放心一些,只要他到了京城,那就不用担心他会再兴兵作乱了!”
赵佶皱眉道:“如果朕现在忽然下令将郭药师调回京城的话,会不会引起他的误会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万一他以为我要削去他的权职的话,激起他的不满,率领他的旧部,兴兵谋反岂不是反倒弄巧成拙了吗?”
“此事微臣倒是有办法,圣上不如将其进封为太尉,令其进京接旨,如此一来便可解除他对旧部的兵权,这样一来,圣上也就可以放心了!”蔡绦立即献策到。
赵佶闻听立即大喜:“此计甚妙,就依蔡爱卿所言,速速拟旨,加封郭药师为太尉,令其入京受封,此事你速速去办吧,另外着令童贯,以巡边的名义,尽快到燕云等地,查看那里的情况,然后奏报我得知!”
蔡绦于是赶紧接旨,转身下去,按照赵佶的吩咐处置去了!
赵栩当听到了父皇赵佶的安排之后,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父皇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并未重视金国的威胁,而且也没有在北疆增兵的打算,但是在郭药师的事情上,还是有了一些反应,如果徽宗这么做的话,起码郭药师这些辽人降将的问题倒是没有什么大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